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

咖哩~~~咖哩~~噢依細~~!!

颱風天的咖哩飯怎麼這麼好吃~~!!
忍不住一定要把今天記下來...

很久很久沒自己煮東西吃了 外頭風又大~~~!!
想了很久 還是跑去可愛的家樂福 看看要吃啥~~!!
天壓~~~!!
在這個時候體會到家庭主婦的辛苦 菜價真是高
想一想 把拿進購物袋的火鍋料放了回去
正在想著怎麼解決我的颱風夜晚餐~~!!

忽然看見熟悉的身影~~哈~~~常跑的影印店老闆 也出來購物!!
就因為打了個這個招呼 看見了一個上面印滿日文的盒子 ~~

哈~~~就是他了~~~~喔~~~~就是咖哩咖哩~~!!
打了電話給老哲 看他和魷魚要不要換吃個咖哩~~

回到家 削皮 切塊 通通燙一下 丟下去~~~哈~~~~
煮一陣子~~~再來
最後就是最重要的咖哩包~~通通倒下去~~~XD
怎麼這麼簡單阿~~~~~~!!

不過老哲、魷魚颱風太大不來了~~~~ㄟ~~~~沒關係~~還好飯還沒煮~~
不過~~~~這頓咖哩飯~~真優~~!!!

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

看了小感動的科學NEWS~

真有趣~~~!! 身邊就充滿著科學~~!!
不僅是細心的觀察 豐富的學理 ~~ 那跳脫常規限制的思考 熱血投入的毅力更是成功的關鍵!!
也許我也來幾次腦力激盪的訓練 讓學生試著突破常理的限制 多激發點創意來看看~~~^^

揉紙團發現抗壓 清大生登上國際期刊
2008-09-27 07:15:03 陳至中/台北報導


 寫信不順時,把紙張揉成紙團往旁邊一扔,再爽快不過,但這個不起眼的小動作,卻有著大學問!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生林彥誌、教授洪在明以DIY器材實驗,發現施壓達六個大氣壓時,紙團便不再縮小,呈現無比的抵抗力,且不同材質的紙張,抵抗能力也不相同。該論文已登上國際權威期刊《物理評論通訊》(PRL)。
 你是否發現,紙團揉到一定大小,就很難再繼續擠壓,而把鋁箔紙揉成鋁球,丟進水中也不會沈下去?原因是紙球中還有七十%以上的空氣,擁有許多空隙卻又堅固無比,科學家相信和紙團內錯綜分佈的尖點結構、摺痕有關,卻沒人親自作實驗證實。
 林彥誌DIY設計出壓紙球儀器,將大致揉過的紙球包覆保鮮模置入壓力腔,再灌入高氣壓氣體,觀察紙球承受壓力的狀況。實驗發現,最初壓力越大,紙球就縮的越小,但大約到達六個大氣壓時,紙球便不再坍縮,內部產生許多皺摺互相卡住,而這些孔隙中仍保有大量空氣。如此「阻塞」(jamming)住的紙球,最多可抵抗到十一個大氣壓,相當於一般人握力的二十倍。
 另外,德國學者Gompper推論,紙球大小和施加外力的關係為「冪次法則」(Power Law),無論使用何種大小、厚度、硬度、材質的紙,結果都會一樣。林彥誌的實驗卻證實,該推論部分正確,部分需要修改,他發現,在同樣的大小、厚度下,塑膠紙比鋁箔紙還耐壓。
 該實驗相當簡單,卻一舉登上連頂尖大學博士生都難以攀上的《物理評論通訊》。物理系教授洪在明說,「皺摺力學」在物理學界還是新名詞,但應用相當廣泛,例如地理的板塊、造山運動,車禍壓扁的汽車,甚至是臉上的魚尾紋,都是相關應用範圍。
 洪在明本想探討汙漬在衣料上的分佈,卻發現國外已有人做過類似實驗,發現該學者另外提出過揉紙團。林彥誌好奇之下,開始製作儀器,第一代壓力腔以壓克力板製成,沒想到紙團能承受的壓力比壓克力還大,做到一半就爆炸報廢,聲響之大,讓他耳鳴了好幾天。
 後來,林彥誌改用金屬壓力腔才順利完成實驗。洪在明表示,他們打算將紙團送去作同步輻射,觀察內部的結構,揭開小紙團的奧秘。

無肺青蛙耶!!

今天看見一篇有趣的舊聞~~XD~~一種沒有肺的蛙類
今後來蒐集一下好了~~~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摘錄自2008年4月14日NOWnews報導
最近科學家在印尼有了生物學上的大發現。在印尼偏遠地區發現了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無肺青蛙,這種沒有肺的青蛙透過皮膚呼吸,科學家認為,這是該物種為了適應環境的反向進化。
科學家在印尼加里曼丹省所發現的無肺青蛙,身體呈現棕色,沒有肺與氣管,完全是靠皮膚呼吸;當初,研究人員將這種青蛙放進一桶水裡,不料青蛙卻死亡,才讓研究人員感到不尋常,將其解剖後發現這驚人的事實。
對此,生物學家伊斯康達表示,「這很有趣,因為這種物種相當原始,但卻有極高的適應力,這種物種相當矛盾,對於生物學界也相當矛盾。」
新品種無肺青蛙是為數不多的無肺兩棲物種之一,而目前一般知道的無肺兩棲物種只有蠑螈和蚓螈。據科學家研究,新品種無肺青蛙是為了適應環境而反向進化,重新出現了原始的特徵,並非突變種。
科學家表示,無肺青蛙的發現,有助於他們了解最初的肺部進化過程,讓生物學上的研究向前邁進一大步;他們也強調,印尼該區的非法開採金礦活動,可能會危及此獨特物種的生存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【搜狐科學消息】據美國生活科學網今日報導,科學家在東南亞婆羅洲叢林中發現世界首個無肺蛙,完全靠皮膚呼吸。此高深莫測的兩棲動物名為「加都巴蟾」(Barbourula kalimantanensis),身體所需全部氧氣都通過皮膚來吸入。
  科學家30年前首次看到了一隻這樣的蛙,但從那以後,由於它們特別稀少,在後來斷斷續續的搜尋中僅僅收集到另一種蛙,因此沒有人對加都巴蟾進行過解剖研究。
新加坡國立大學進化生物學家大衛·貝克弗德說:「由於沒有人解剖過它們,也就沒有真正的理由能相信它們是沒有肺的。如果博物館只有一個標本,沒有人能忍心將它解剖開來。」

加都巴蟾長大約5公分,因為它們生活在加里曼丹和印尼所屬的婆羅洲偏僻雨林的寒冷、急流河流中,被科學家認定是難以捉摸的動物。此外,它們很狡猾,能令人驚訝地快速逃脫。貝克弗德說,「我們11人的小組在尋找這些蛙類,但發現一隻得花上2小時。」科學家目前對此蛙為何沒有肺還不清楚。
  為了尋找到這種蛙,貝克弗德及其同事戴上寒冷的呼吸管,在它們生活的河流裡仔細尋找。貝克弗德說,河水如此寒冷,以至於戴上寒冷的呼吸管下水 45分鐘後就冷得直哆嗦,嘴唇變成藍色,呼吸很困難,他們不得不停止搜尋工作。「儘管困難重重,但我還是有最大的興趣,可以目睹野外這些最後的也是最偉大的自然財富。」
  他們的辛苦終於有所回報,他們捕獲到了加都巴蟾,當他們對加都巴蟾進行首次解剖時,驚訝地發現它們沒有肺。貝克弗德說:「一開始我不相信它們沒有肺,但之後我看一堆內臟證據時,我不得不大吃一驚。」
  加都巴蟾的其它器官也很古怪,可以移動位置,能佔領應該放肺的地方。因此科學家在放肺的地方發現了它的胃、脾和肝臟。貝克弗德說:「有趣的是,我們還在這一放肺的地方發現了一些變態軟骨,我們還在做進一步的研究。」
  失去肺讓加都巴蟾的身體得十分扁平,這可以增加它們的皮膚面積,以幫助它們吸收更多的氧氣。研究人員推測失去肺是因為要適應這種寒冷且急速的河流生活。因為這種急流河水含氧量很高,方便皮膚呼吸。此外,加都巴蟾喜歡深入河底而不愛浮在河水上,因此失去起漂浮作用的肺對它們來說,其實更有利於它們在河底生活。
  兩棲動物還是冷血動物,因此它們身體需要的能量很少,只有同等大的哺乳動物的大約十分之一。貝克弗德說:「如果不需要太多的氧氣,身體就很容易變化,失去首要的呼吸器官肺就理所當然了。」
  事實上,自然界有許多無肺的動物,包括無肺蠑螈。這種新奇的兩棲動物屬於最原始的蛙類家族。貝克弗德說:「越原始的蛙類家族越可能沒有肺,不過這只是推測。」
  事實上,兩棲動物時常會缺少點什麼,比如無腿蚓螈和像蚯蚓似的無腿獸,還有許多種火蜥蜴。它們為何進化成這般模樣的原因還有爭議。目前科學家對加都巴蟾的生活習性還不大瞭解。貝克弗德將他們的這一發現發表在即將出版的《當代生物學》雜誌上。

無肺蛙Barbourula kalimantanensis
http://farm3.static.flickr.com/2121/2397503833_778e831ff3.jpg
http://farm4.static.flickr.com/3046/2398335534_24cdc2887d.jpg

無肺蠑螈
http://news.xinhuanet.com/english/2008-01/23/xin_2420105231415390414540.jpg